历史

2009年梅塞尔集团庆祝了它的111岁生日。虽然这不是一个以0结尾的生日周年,我们还是想籍此机会,向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的承诺和忠诚。我们的生日标志向大家展示了梅塞尔始终如一的积极形象!您可以在我们的历史时间轴上选择感兴趣的年份,从而了解梅塞尔集团令人振奋的历史。

2008年, 在德国建立梅塞尔工业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 德国总部搬迁至巴佐登的联合总部。

2018年, 梅塞尔创立120周年华诞。

2019年, 梅塞尔集团和金融公司CVC 联合收购林德在美国、加拿大、巴西和哥伦比亚的业务以及普莱克斯在智利的业务。

2019年, 梅塞尔集团有限公司更改法律形式,正式更名为梅塞尔股份两合公司。

阿道夫·梅塞尔,进军国际市场的先驱

1878年4月6日阿道夫·梅塞尔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名为霍夫海姆(陶努斯)的小镇上。1898年,年仅20岁,还是一名机械工程系学生的阿道夫建立了自己的一个小作坊,并很快初尝胜果,制造出了乙炔发生器和乙炔照明装置。即便是在这样的早期阶段,梅塞尔也已经把眼光瞄向了德国以外的市场。在公司成立最初的七年里,生产的装置中大约有300台用于出口。

随后有一段时间乙炔照明装置受到了来自煤气灯和电力照明系统的强大竞争压力,阿道夫·梅塞尔被迫对自己的产品范围进行了调整,开始涉足气焊并出口了他的第一个空气分离装置。之后公司不断扩张,在国内和国外都建立了一些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逐渐成为公司的重要支柱,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一战爆发后,公司不得不暂停向国外扩张。1918年以后,战后的经济形式十分困难,当时梅塞尔在英国和美国的资产遭遇了收缴和拍卖,在这样的情况下,阿道夫·梅塞尔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重新夺回出口市场上。20世纪20年代,由于梅塞尔的生产设备在一战期间几乎没有受到损坏,公司很快就恢复了同国外客户的联络,同时也不断在国内巩固自己在切割和焊接领域的市场地位。

尽管梅塞尔成功地将自身的产品不断多样化、现代化,公司仍无法幸免于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影响。销售额急剧下降、失业率上升的状况也成为了当时梅塞尔的写照。

1933年魏玛共和国解体后,整个宏观经济逐步走出了危机时期,这时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的梅塞尔也开始复苏。到了1933年春天,德国工业已经完全走过了最糟糕的经济衰退期,开始逐步受益于全球的经济变暖以及纳粹当权推行的军备和就业计划。和其他公司一样,梅塞尔的日常业务也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军备的生产。梅塞尔的电焊设备被用来连结坦克的外壳,或是用来提高电阻焊技术从而达到压力容器的外壳和中空内胆的气密焊缝要求,亦或是用来开发Nivosec弯曲空间氧切割设备,使装甲车上的炮台可以实现三维工作。此外,梅塞尔还参与了导弹的研发,向位于佩讷明德的导弹试验基地输送了四个大型液氧生产装置。

1945年的春天,随着盟军的推进,战争进入了最后的几个星期,梅塞尔的所有生产设备逐步陷入了停滞状态。尽管遭到纳粹侵略性外交政策的恶劣影响,梅塞尔与长期国外客户的关系还是得到了迅速恢复,这完全归因于互相信任的基础,这对梅塞尔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优势。1954年5月13日,阿道夫·梅塞尔因病逝世。在他生前,他确立了公司将继续保持家族经营的模式。他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他74岁那年,把整个公司的运营权正式交给了他的儿子汉斯。

迈向全球化的进程—汉斯·梅塞尔时代

汉斯·梅塞尔在28岁时接替了他的父亲阿道夫掌管公司并担任总裁。在年轻的汉斯的掌舵下,阿道夫梅塞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分享了当时的经济繁荣。

在联邦共和国的最初几年里,梅塞尔的发展并不是完全依靠其与一些被看做是“经济奇迹”的重点行业,如钢铁和造船的业务合作,还包括其在海外发展的众多子公司和合资企业。20世纪60年代初,公司的继续成长受到内部的瓶颈限制,阿道夫·梅塞尔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同赫司特集团的子公司格里斯海姆公司合并,于1965年组建成为梅塞尔格里斯海姆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意味着家族失去了一定的企业控制权,因为公司的股东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66%的股份属于赫司特而33%的股份由梅塞尔家族通过梅塞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

虽然合并后的公司是作为赫司特集团的一部分来运营,但是根据汉斯·梅塞尔与赫司特公司之间签定的基本协议,梅塞尔家族还是能够确保其对于梅塞尔格里斯海姆公司的长远影响力。梅塞尔和赫司特事先商定,梅塞尔家族在公司的执委会留有永久席位。执行委员会是由“至少三位但不多于四位成员构成。梅塞尔家族有权提名一位执行董事,只要梅塞尔的股权不低于10%,而赫司特有权提名两位执行董事。”

确保对公司的影响力

汉斯·梅塞尔被任命为第一任首席执行官。此外,双方同意组建一个股东委员会,“其中赫司特和梅塞尔家族各派两名成员”。协议原则上规定公司的决策必须取得股东委员会75%赞成才能通过。这些决策包括“改变公司的宗旨”、“拨走较大数目的贷款”或是“任命和罢免执行董事”。此外,在梅塞尔家族内部也达成了各种协议以确保家族对公司经营上的影响力不受威胁。例如,汉斯·梅塞尔及妻子瑞阿·梅塞尔同他们的孩子们签署了一份协议,内容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义务在未来共同行使他们的投票权利。简而言之:尽管“只”拥有33%左右的股份,但是家族在公司的决策上绝对拥有100%的影响力。

全新的应用技术

在新公司成立后的第二个十年,很快就表明,梅塞尔格里斯海姆股份有限公司在挖掘合并后潜在的协同优势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并且这种协作已被发挥得淋漓尽致。1978年公司的营业额首次超过了10亿德国马克,达到了17亿德国马克,几乎是10年前营业额的两倍。到了1984年,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梅塞尔格里斯海姆最成功的财政年。工业气体业务仍然是公司真正的增长原因,占1975年到1989年间总营业额的70%左右。除了拥有在钢铁、造船、汽车和化学行业的传统客户,公司尤其得益于成功开发出压缩气和液化气、混合气和特气方面的全新应用技术,这些新应用全都归功于巨大的研发工作。

东欧“铁幕”的瓦解,使梅塞尔格里斯海姆有机会进入了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直至1993年春天梅塞尔格里斯海姆的一个时代—汉斯·梅塞尔划上句号。汉斯·梅塞尔任职首席执行官40年后,于68岁那年从公司的执行岗位上正式退休。然而公司继续得益于他在股东委员会和监事会不同岗位上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直至他于1997年辞世。

危机、动荡、变化—从全球性集团到“百分百梅塞尔”

汉斯·梅塞尔从高级管理层退休之后,随着90年代时间的推移,梅塞尔工业有限公司和赫司特公司之间的长期和谐格局以及家族在公司中的地位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严重威胁。

1993年,汉斯·梅塞尔将公司运营大权转交给了家族外的人赫伯特·鲁道夫,鲁道夫在负责梅塞尔美国子公司的运营方面有着良好的记录。

在鲁道夫的领导下,梅塞尔格里斯海姆开始执行激进的全球化进程,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大量的,有些甚至是高投机性的收购以及海外公司和子公司的开业使公司出现了大规模的赤字,这导致了在千禧年之前公司对鲁道夫的解雇。然而这还并非一切:在汉斯·梅塞尔离开公司后,长期以来被视为公司发展的基本路线受到新任掌权人的质疑。鲁道夫意图明确,试图消除梅塞尔家族对公司运营的影响。

债务和被动

从1994年起,赫司特的业务重心放在了医药、农用化学品和工业化学品等核心业务上,他们希望出售手上的2/3的梅塞尔格里斯海姆的股份。随之而来多年的争论就集中在了梅塞尔格里斯海姆未来的所有制结构上以及赫斯特董事会一方对于梅塞尔不断上升的赤字抱以的极端消极的态度上。

在上市计划流产,以及被大肆张扬的将股份出售给林德的意图在最后一分钟却因反托拉斯法的介入而告终后,赫斯特最终于2001年4月将梅塞尔格里斯海姆的股份转给了金融投资机构高盛基金和安联基金。

辞职和投资

然而,家族内部的纠纷也威胁着公司是否能继续生存下去。例如,汉斯·梅塞尔的长子托马斯·梅塞尔拒绝承担“任何进一步维护和发展家族事业的责任”,因为他希望能规划自己的未来。

在90年代后半期,梅塞尔格里斯海姆的命运悬而未决时,史蒂芬·梅塞尔—汉斯·梅塞尔的次子—提出了他的明确观点,认为家族应该对公司保持长期的影响力。1999年,他以家族名义从梅塞尔格里斯海姆手中购买了梅塞尔切割和焊接子公司。
一年后,公司的切割和焊接部门同瑞士卡斯特林公司共同组成了全新的MEC集团,其中梅塞尔家族拥有36%的股份。

结构调整和新的开始

2000年后梅塞尔格里斯海姆的财团投资者把主要关注点放在了结构重组和减轻债务上。梅塞尔格里斯海姆剥离了自己的一些股份,把精力集中在了核心区域并且成功完成了“瘦身”过程。2003年秋季在对梅塞尔的未来进行讨论时,由史蒂芬·梅塞尔领导的一支家族代表决定承担起让公司重回自己手中的责任。他们出售了梅塞尔在德国、美国和英国的公司,并收回了由高盛基金和安联基金所持有的梅塞尔股份。

自2004年5月起,之前的梅塞尔格里斯海姆公司更名为梅塞尔集团,重新成为了一家由所有者经营的工业气体公司。最后,在2005年初,史蒂芬·梅塞尔又从财团投资者凯雷手中买回了MEC集团的所有股份,从而恢复了其祖父阿道夫·梅塞尔在一个多世纪前创立的以其父亲汉斯·梅塞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构建的家族控制权,成为一家在全球范围内经营工业气体和切割焊接技术的公司。